一、指定受理揭弊單位:本法第4條第1項第1款及第5條第3項規定,公部門之各級地方政府機關、行政法人、公立學校、公立醫療院所、公營事業、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主管、首長或其指定單位、人員,均為本法受理揭弊機關。
二、落實揭弊通知作業:本法第4條第4項規定,受理揭弊機關判定揭弊內容非其主管事項者,應移送各權責機關時,並通知揭弊者;另依本法第6條第1、2項,各機關應遵期於 20日內為受理調查通知,及6個月內為調查結果通知
三、強化揭弊身分保密:本法第15條規定,受理揭弊之機關及其承辦人員,對揭弊者之身分應予保密,並訂有刑責
四、增修揭弊獎金規範:本法第18條規定,因揭弊者之揭弊而查獲不法事實者,應給與獎金。
今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|
本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