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過從前,展望未來
本校於民國48年時原為宜昌國小分班,民國53年時改為宜昌國小化仁分校,民國57年獨立為化仁國民小學。創校之初,承蒙地方熱心人士慷慨捐地,積極奔走,興建教室六間,始奠定學校長期發展之根基。前人創業維艱,蓽路藍縷,處處俱見歷任校長、教師努力過的痕跡。
本校成立至今已四十多年,學校曾於民國91-93年曾發展成二十四班學生人數751人的中型學校(另有資源班一班、幼兒園二班);惟隨著少子化因素,本校學生班級數亦隨之逐年減少,目前已為十四班學生人數293人。
本校為符應社區及家長的期盼,營造能充份發展學生潛能的學習環境,在親師的攜手同心合作下,戮力實現本校願景「優質、溫馨、多元、卓越」。目前已創造出下列的優勢學習環境:
(一) 優質專注教學─導師在學校時的教學與經營投入,對待學習弱勢的孩童能以不間斷的嘗試著多元方式,以協助其習會基本學科能力。
(二) 持續溫馨照顧─輔導體制、課後照顧、中華飛揚關懷協會夜課輔、永齡課輔、廣設助學金…等策略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童,不要因為原生家庭所能提供之資源有限,而使其各項學習習慣受到限制,而形成不斷的弱勢循環。
1.全日+全年課輔之申請與辦理。
2.助學金協助約1/3之兒童每學期600元,做為買學用品及校外教學費用。
3.低年級每日下午可留校課後照顧(提供珠心算教學)。
(三) 多元適性社團─解放禁錮,學生多元參與。基本能力學習雖然重要,但不是唯一。基本學科好的學生,要讓他多元學習;基本學科不好的學生,亦要有試探其多元智慧的機會,增進其學習信心。
1.足球:傳統強項繼續保持。全縣冠亞軍、全國東區亞軍、全國第十名。
2.跆拳:新興項目優勢已起。奧運金牌陳詩欣教練團隊,課後教學二節。
3.攝影:藝術創造深度觀察。今年七-九月獲邀在花蓮翰品酒店展覽三個月。
4.打擊樂團:表演感動人心。朱宗慶打擊樂團名師到校,全縣音樂比賽優等成績。
5.服務學習:社團啟發善念。老人關懷與二手資源販售利用,培養全人。
6.原民歌舞劇團:傳承文化。 7.桌球隊:本學期新發展。 8.直排滑輪舞龍:本學期新發展。
9.幼兒太鼓團:本學期新發展。
(四) 課程在地轉化─因應現況規劃,例如三-六年級每週英語課3節、 一-四年級的足球課程、二三年級直排輪課程、低年級競技疊杯課程、阿美族傳統文化課…
|
|
今天: | ![]() ![]() ![]() |
本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本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總計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